网站首页  部门概况  学工动态  通知公告  思想教育中心  就业指导中心  党建工作  学生资助管理服务中心  心理健康中心  下载专区 
mg娱乐电子游戏网站 学工部
思想教育中心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思想教育中心>>正文
 

第七专题 中国梦
2014-06-06 15:39   审核人:

一、什么是中国梦,怎样理解中国梦

(一)

“振兴中华”这句话,最早是孙中山先生提出来的。他在1894年兴中会成立章程中写道:“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我们党成立以后,承担起领导人民振兴中华的神圣使命。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都对民族复兴作了大量论述。改革开放初期,“团结起来,振兴中华”这个口号,是最响亮的一句话。周恩来同志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为人们所熟知,一直是青年学子奋发向上的励志警句。

中国梦,民族复兴,为什么能够凝聚中国人民,凝聚中华民族?

外国人往往不理解中国为什么会发展得这么快,中国人搞发展的劲头为什么这么大。这首先要看看中国的历史。中国在历史上曾经很辉煌,而近代以来又很悲惨,受尽屈辱,这个反差太大了。习近平同志说,每一个中国人想起那段历史都会感到心痛。所以,中国人总有那么一股民族复兴的心结和劲头,这是一种精神动力。实现中国梦必须要有中国精神,一个重要的精神力量就是爱国主义。每个人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强盛息息相关。用中国梦来凝聚人民、激励人民,非常准确,非常有力量。

中国历史上的辉煌时期,首推汉唐。汉朝距今已有2000多年,现在世界上还把中国的语言文字称作汉语,把中国学称作汉学,可见它的影响。在唐朝的时候,发展得最好的时期,是又强大又可亲的形象。强大而可亲,这是毛泽东同志说过的话,是治国的理想境界。当时是时清海宴、文怀远人、和睦万邦的景象。

中国的衰落,是在明朝中叶以后。邓小平同志讲过这段历史。他说:“如果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有三百多年的闭关自守,如果从康熙算起,也有近二百年。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明朝中叶大约是在1500年前后的时候。1449年发生土木之变,明英宗被瓦剌军俘虏,被认为是明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历史学家黄仁宇写的《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也描绘了明朝衰落的情景。他从大历史观的角度认为,这不但是明朝的转折时期,也是中华民族的转折时期。当时西方已经过文艺复兴,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起来了。特别是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开始资本主义全球化进程,西方世界发展速度加快。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讲了这个历史。这正是在明朝中叶的时候。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著名的《世界通史》里,把世界史划分为1500年以前的历史和1500年以后的历史,也说明这是个重要历史转折时期。明朝初年郑和下西洋,比哥伦布早了近100年,但是二者的目的和理念完全不同。这样,中国就开始落后了。

到了清朝康熙时期,国家看起来还很强大,但实际上是落日的辉煌。当时,英国已经过光荣革命,跑在了最前面。法国经过宗教改革,开始了启蒙运动。原本落后的俄国也在1698年开始改革,赶上了世界发展潮流。恩格斯称彼得大帝是“真正的伟人”,能够顺时而变。而清朝却不了解世界的变化,以为自己很强大,思想僵化保守。康熙也喜欢西学,但不是作为强国之道学的,他不理解其中的新思想,固守自己那套旧的东西,认为西方的东西不过是奇技淫巧。中国当时的落后,并非国力不行,而是理念的落后,是生产力性质的落后。大清帝国与欧洲先进国家在认识、眼界、气势上,已经不能相比。大清虽大,也只是囿于一隅,而那些被称作“蕞尔小国”的西方国家,早已经着眼于全世界了。

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被打败,开始了屈辱的历史,从此也开始了民族复兴的历史,也就是开始了中国梦的历史。

(二)

在很长一个时期,中国人真是在做梦,找不到出路。毛泽东同志诗曰: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经过170多年的奋斗,现在是到了快要梦想成真的时候。习近平同志说:“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那么,从“长夜难明”到“梦想成真”,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呢?回顾近代以来的历史,可以看得很清楚。孙中山先生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推翻了满清王朝,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没有找到民族复兴的出路。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领导人民经过不懈奋斗,才逐步使这个梦想成为现实。

这个过程,可以概括为“两个百年”、“两重任务”。

所谓“两个百年”,就是实现中国梦的两个历史阶段。第一个百年,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个百年,是从无路可走,到找到复兴之路,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历史。这是民族复兴的第一个阶段。第二个百年,是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这个世纪中叶,在新中国建立100年的时候,完成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我国现代化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现在,我们就是处于完成第二个百年任务的阶段。

这两个100年,最早是毛泽东同志说的。关于第一个百年,他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就讲到了。第二个百年,是他在1961年接见英国元帅蒙哥马利时讲的。他说:“在我国,要建设起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我估计要花一百多年。”他还讲过:“要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一百多年的时间,我看是不行的。”后来邓小平同志按照这个思想,提出了到21世纪中叶的“三步走”发展战略,使实现中国梦第二个百年的目标具体化、明确化了。他说,第一步是在20世纪80年代实现温饱,第二步是在20世纪90年代实现小康,第三步是再用50年时间,到下个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后来,在第一步和第二步目标完成的情况下,我们党把第三步目标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新三步走战略。即在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在第二个十年里再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然后向着本世纪中叶的伟大目标前进。

“两个百年”说明,实现中国梦是一个长期奋斗、接续奋斗的历史过程。我们党一直是执着地向着这个目标努力的。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是按照这个“梦”设计的。

十八大报告也讲了两个百年,即建党100年和新中国建立100年。这和上面说的“两个百年”不矛盾。第二个百年是一样的,第一个百年有交叉。十八大报告讲建党100年的目标,是强调现阶段我们的任务是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阶段性目标,是我们现在正在干的事情。同时,从建党说起,也表达了一个更深刻的含义,就是只有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才使中国梦的实现有了可能。一个是建党,一个是新中国建立,这是实现中国梦的两个关键历史节点。

那么,“两重任务”指什么呢?就是说,实现民族复兴是一个任务,但对我们党来讲,还有一个任务,就是搞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两重任务”是密切相关的。我们知道,在19世纪中叶,世界上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个是1840年鸦片战争,一个是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这两件事情当时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对中国后来的发展则是紧密相联的。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由此提出了民族复兴的任务,而马克思主义则给我们指出了实现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先是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任务,然后又通过搞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来完成现代化的任务。历史证明,救中国和发展中国都要靠马克思主义,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所以,实现民族复兴是我们的梦,建设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也是我们的梦。这二者是不可分割的,实际上是一个梦。对于共产党员来说,特别不能忘记搞社会主义这个任务,这是我们的崇高理想。

习近平同志在讲中国梦的时候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他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结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根本的梦想”。这句话说明,中国梦要落到中国道路上,只有把这条路走好,才能使这一梦想最终成为伟大而光辉的现实。

(三)

中国梦是国家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中国梦、中国道路最终都要落到老百姓的幸福生活上。这是习近平同志特别强调的。他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中国梦不仅仅是理想、是目标,也是现实,反映在每个中国人的生活中。中国梦的实现,要体现在解决老百姓关心的一件一件具体事情上。只有这样,才能使人民群众感受到这个梦的好处,是真实的、可以实现的,感觉到这个梦和他们有关系,愿意为实现这个梦而付出、去奋斗。由此,这个梦也才能真正成为凝聚人民、激励人民的一个实实在在的奋斗目标。邓小平同志当初之所以要用“小康”这个概念来表述我们的目标,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每个老百姓都过上更加富裕、更高水平的小康生活,正是基于这个认识。

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都有追求幸福生活、享受幸福生活的权利。老百姓的梦是什么?习近平同志在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后的第一次讲话中就说到这个问题。他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这些话说得多么实在、具体、亲切。

共同富裕,公平正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清正廉洁,诚信友善,文明和谐,天蓝水净,世界和平……十八大报告在这些方面提出的新目标新要求,都反映了老百姓的愿望。

实现中国梦,就是实现老百姓的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同志给我们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使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我们要把对中国梦的追求转化为做好每一项工作的动力,必须继续谦虚谨慎、兢兢业业,不能有丝毫自满,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脚踏实地,再接再厉,一往无前,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坚韧不拔的精神,需要众志成城的力量,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艰苦努力。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我们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这就是中国精神,这就是中国力量,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有了这种精神和力量,什么困难都能克服。中华民族在追求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经过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付出了千百万人的生命,已经创造了无数的辉煌,正在一步一步地接近我们的宏伟目标,我们要继续为之奋斗。中国梦不再是梦,而是中国人民更加幸福美好的现实生活。

中国早已告别了屈辱的历史,中华民族早已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人在世界上早已有了尊严。但是,要使中国变得更加富强、更加文明,中国人更受尊重,中华民族为世界和平发展与人类进步作出更大贡献,我们还需要加倍努力。两个百年的中国梦,第一个百年的任务我们已经完成,第二个百年也已行程过半。行百里者半九十,为山九仞不能功亏一篑。历史的重任落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每一个共产党人,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意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为国家、为民族、为家庭、为孩子们脚踏实地作出自己应有的一份贡献。

二、深刻领会“中国梦”的思想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国梦”的深刻阐述,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提出的重要思想,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和共同愿景的集中体现。

“中国梦”的精神实质

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既深刻体现了当今中国人的伟大理想,也深刻反映了世代前辈不懈奋斗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是“中国梦”的实质所在。“中国梦”的前提,是国家富强。只有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才有坚实的基础,人民幸福才有根本指望。“中国梦”的关键,是民族复兴。鸦片战争以后,曾领先世界的中国日渐衰落,从此开始了丧权辱国的历史,也开始了民族复兴的历史,也就是开始了“中国梦”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梦”正变为现实。民族复兴是国家富强的根本标志,是人民幸福的重要保障。“中国梦”的目的是人民幸福。以民生为本,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凝聚民智,让人民群众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这样的国家富强才有精神寄托,这样的民族复兴才有根本希望。

“中国梦”的核心价值

习近平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这就阐明了“中国梦”的价值取向,也指明了“中国梦”的动力源泉。始终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的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在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作为一个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掌握的各方面执政资源已经大大增加和丰富了,但世界上没有任何力量可以代替人民的力量,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群众观点都不能丢、不能忘。

“中国梦”的权利共享

习近平指出:“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这“三个共享”说明了“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的道理,揭示了“中国梦”与个人梦的相互关系。“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每一个人的努力奋斗,都是“中国梦”的组成部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人生出彩机会的渴望,正是“中国梦”最富生命力的构成。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阶段,最大程度吸纳人民群众参与改革发展,最大程度促进全面小康的共建共享,最大程度动员全体人民同心共筑“中国梦”,就能激发每个中国人的进取心和创造力,就能在逐梦之路上始终有众志成城的民意支撑,始终有破浪前行的不竭动力。

“中国梦”的世界分享

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各国人民。这是“中国梦”独具特色的重要内涵。“中国梦”是发展之梦、复兴之梦,也是和谐之梦、和平之梦。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我们应该牢固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共同创造世界的美好未来。习近平在首次出访以及博鳌论坛上的讲话传递了“善其身,惠天下”的声音,造成“托起中国梦,激荡世界梦”的热烈反响。未来5年,中国需要进口10万亿美元的商品,对外投资规模将达5000亿美元,出境旅游有可能超过4亿人次。中国越发展,越能给世界带来发展机遇。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又有多少外国人来华,他们在中国找到了实现自己人生梦想的机会。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戴维·戈塞特在美国《赫芬顿邮报》撰文说,中国复兴不仅是全球化的催化剂,而且通过开启新的经济、政治、外交、知识和艺术视野,它还扩展了地球村,也扩大了在一定程度上收缩了5个世纪的世界体系。

“中国梦”的实践要求

习近平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是对实现“中国梦”正确路径的明确要求。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是发展中国、繁荣中国、复兴中国的唯一正确道路。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人无精神不立,党无精神不强”。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支柱和强大动力。中国力量,就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汇聚起来的伟大力量。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生产力。只有海内外的中华儿女团结一心,共同奋斗,就会创造出令整个世界为之瞩目的新的 “中国奇迹”。

“中国梦”的奋斗目标

习近平指出:“我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目标凝聚力量。“中国梦”以其丰富的意蕴和美好的愿景为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民勾勒出一个可亲可敬的“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传递出一种强大的正能量。前景令人鼓舞,使命催人奋进。从现在起,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不到八年时间,到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不到四十年,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能够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

实现“中国梦”的领导核心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习近平强调,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坚持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国梦”的核心因素。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永恒目标而不懈奋斗。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历史充分证明,党坚强有力,党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国家就繁荣稳定,人们就幸福安康。在实现“中国梦”的新的征程上,我们党肩负着历史重任,经受着时代考验。只有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才能更好地履行执政使命,因此必须下大力气把我们党锻造成实现“中国梦”的坚强领导核心。

三、如何实现“中国梦”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梦”迅速深入人心。这绝非偶然。回顾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我们党召开的十六大、十七大和十八大,其中一个共同点都是把“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写进了大会的主题中,这三次代表大会对实现小康社会的不同提法,实际上是我们党对小康社会实现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也标志着小康社会进程在当代中国的深入演进。党的十八大的主题科学地指明了当今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即“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再有不到十年的时间,“全面小康”必将在亿万人民奋力实践中顺利建成——这也无怪乎习近平总书记为何在提出“中国梦”时指出:“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赖于一代又一代人为之艰苦奋斗。“中国梦”需要我们时刻坚定制度自信,时刻牢记把我们的党建设好。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中国梦”之根本。我们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既不能妄自菲薄,不能用玫瑰色去描绘西方那一套,又不能妄自尊大,认为我们的发展模式已臻完美,改革开放可以就此停止。与这“两个妄自”相对的,是十八大报告强调的全党必须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中,制度自信是根本保障。这一制度体系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了涵盖确立经济基础的制度和确立上层建筑制度的有机统一,因而能够“凝聚成果”;超越了传统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又完全不同于“民主社会主义”和西方那一套,因而能够“体现特色”;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因而能够“彰显优势”;在进一步改革开放中坚持和完善对的东西、好的东西,摒弃和改革错的东西、有碍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因而能够“引领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艰辛不易,坚定这样的自信,我们才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征程上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巩固社会主义、完善社会主义,最终实现“中国梦”。

搞好党的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谋求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党的建设部分着墨良多,强调“两个只有”、重提“四大考验”、“四大危险”,都表明了我们党十分重视自身建设问题。这个问题的至关重要性突出地表现在,只要共产党的执政能力高,先进性、纯洁性得以充分发挥,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就能无往而不胜,何愁“中国梦”不能实现。

参考资料

中国梦的“四大特色”

“中国梦”作为时代的最强音在中华大地上奏响,在亿万中华儿女心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它所激发的奋斗力量是空前的!正如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所指出的“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中国梦之所以有如此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原因正在于其鲜明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中国梦,沿实践之轨穿越历史现实与未来

中国梦是历史的必然。中国梦的提出是建立在对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百年历史经验教训深刻把握的基础之上,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陈列时首次提出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是从中华民族屈辱与奋斗的历史经验教训中得出的结论。中国梦的实践特色既存在于170多年以来与屈辱命运的抗争中,也存在于对社会主义道路的不懈探索中,特别是存在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光辉历程中。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征程,今天我国处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的发展史充分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中国梦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这个实践就是奋斗。只有经过“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是实现中国梦的最好昭示。习近平同志强调,面向未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实干,基本实现现代化要靠实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实干。以改革开放为鲜明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由之路。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必须坚定不移沿着改革开放这条富民强国之路走下去。从现实与未来看来,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过程就是一个全民族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过程。

中国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理论表达

“一个新的科学理论的提出,都是总结、概括实践经验的结果。”科学的理论是建立在对人类社会规律的清醒认知和科学把握的基础之上,中国梦的提出和实践必将进一步深化我们对人类社会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中国梦的提出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相契合,是在中华民族历史经验总结以及对中国社会未来发展趋势的科学判断基础上做出的合乎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的辩证统一规律的理论表达,这种理论表达既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继承丰富和发展,也是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中国梦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升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马克思认为,“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于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理论从实践中来,是对问题的回应。以解决经济和社会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中心来带动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强烈的问题意识是中国梦提出的动源。中国梦源于对改革发展实践问题的清醒认识,源于对我国基本国情和世界发展大势的深刻把握,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伟大实践必将把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向前推进一步。中国梦是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形象化表达。中国梦的提出,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提供了最新范式,具有强大的动员力和旺盛的生命力。

中国梦,中华民族复兴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

中国梦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习近平指出:“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一条经过艰苦探索后找到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我们需要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但不能照抄照搬任何国家的发展模式。中国的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只有走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道路,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最终才能走得通、走得好。

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构成了凝聚中华民族团结一心、促进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贯穿其中的、更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中国力量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是全体中国人汇聚而成的整体力量。

中国梦,体现时代精神、反映时代要求

中国梦是时代的召唤,它体现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发展新要求,具有强烈的时代色彩。马克思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中国梦体现为对时代主题的准确把握、对时代精神的大力弘扬和对时代要求的不断顺应。中国梦的提出是建立在对中国国情和未来发展深刻把握的基础之上。从现实的角度来看,中国梦代表了当代中华儿女对现实社会生活的美好期盼。习近平指出:“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这伟大的号召是新时代的动员令,极富时代感,吹响了奋斗的号角,凸显了公平正义的主题,昭示着充满希望的明天。实现中国梦,是在我国发展新起点上确立的新目标。以更加注重公平正义的发展为基本路径,鲜明地把人民幸福作为主题。

实现中国梦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改革创新是一种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代表着时代的最强音和社会发展的潮流。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实现中国梦的最大推动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开创发展新局面,必须坚持改革创新,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来为中国梦的实现铺平道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关闭窗口


通知公告
学工动态
我校召开2022-2023学年第二学...
我校召开鄠邑校区学生工作会...
我校召开学工系统思想作风纪...
大学生心理健康系列讲座——...
心理健康中心举办 “大学生危...
心理健康中心成功举办“心心...
学工部、团委党支部全体党员...
我校召开2022届毕业生就业工...
心理健康中心召开疫情期间线...
让党旗高高飘扬在疫情防控第...

版权所有:mg娱乐电子游戏网站 学生工作部(处) 中国-西安含光路65号 邮政编码:710068     备案号:陕ICP备05001582号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