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11 11:56 来源:中央统战部网站
高校统战工作是党的统战工作的重要构成部分,高校汇集了各党派和无党派的精英分子,是传播思想文化的摇篮与阵地,做好高校统战工作,改善、发展和创新高校统一战线的工作方式,对于推进高校党的建设和校园和谐建设具有现实意义,对于完善统战工作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统战工作方式创新的现实意义
创新高校统战工作方式,是高校党组织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在统战工作总格局中,高校统战工作历来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高校统战工作方式有利于加强对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引导,增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凝聚力,从而促进党的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创新高校统战工作方式有利于切实提高党外知识分子的创造力和积极性,从而有利于高校知识的传播和人才的培养,因此有利于高校党的建设。相反,守旧固化的统战工作方式,使得高校统战工作缺乏生机与活力,基层民主监督和党的统一战线政策无法落实到位,从而不利于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
创新高校统战工作方式,是新时期高校统一战线工作的必然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和制度政策下,高校统一战线的工作对象、工作范围和工作内涵都发生了变化。作为高校统战工作中的对象群体,党外知识分子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数量逐渐增多,对象更加多元化,平均年龄较低;学历层次高,有着良好的知识结构;作为教育改革和科技创新的主力,身处教学科研第一线;积极参与政治监督、社会改革、经济管理等多方面工作。新时期,越来越多的海外留学人员归国,在为祖国做出贡献的同时,他们也是西方敌对势力重点关注度对象。因为这一群体往往思维活跃、眼界开阔,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他们更容易接受新思想、新事物。从这一角度看,新时期高校统战工作面临的任务更加艰巨。因此,创新高校统战工作方式有利于在新的时代特征下,了解工作对象,扩展工作范围,从实质上把握工作内涵。新时代的环境特点要求创新高校统战工作方式。高校统一战线要跟上时代发展也必然要创新其工作方式。
创新高校统战工作方式,是高校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重要保障。党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法宝之一就是建立统一战线。维护稳定和谐是高校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重要主题。在当前形势下,各方面矛盾依然存在,如果处理不当,有可能影响党外人士的团结凝聚,使高校稳定和谐受到波及。因此我们需要充分发挥高校统一战线的优势,实现各党派大团结、大联合。创新高校统战工作方式,用新的工作方式拓宽意见表达、上传下达的路径,协调关系,沟通思想,化解矛盾。创新高校统战工作方式,有利于更好地联系群众,了解情况,从而消除不稳定因素,有利于高校维护自身稳定和发展。
二、高校统战工作现状与问题
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锻炼平台有待提高。他们眼界开阔,易接受新事物,参政意识较强,但他们的锻炼平台相对缺乏。一些人往往没有担任学校领导职务,得到实践锻炼的平台层次较低,被选派到重要岗位挂职、锻炼的机会较少。这些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党外代表人士参政议政能力的提高,影响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另外,党外代表人士参政议政能力有待加强。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大都承担着教学、科研双重任务。由于不同领域的时间分配产生冲突,致使他们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国家重大政策了解不够全面,掌握信息不够充分,对学校发展趋势的把握不够准确,研究不够深入。他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未能深入问题的本质,而是停留在问题表面。因此,党外代表人士建言能力的提高是其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
高校统战志愿者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新时期,国家的政策、制度、社会风情等发生了一些变化。在这种新形势下,高校统战工作也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多元的思想文化在高校碰撞,使得过去潜在的问题和新矛盾交织在一起。高校统战工作的任务因此变得更加艰巨。加之高校专职统战工作人员不足,统战队伍建设力量薄弱无法应对艰巨的统战工作任务。在这种情况下,高校统战工作迫切需要弥补专职统战队伍薄弱的现状,而加强统战志愿者队伍建设则是一条有效途径。组建非专职人员加入统战志愿者队伍,可以将无党派人士、民主党派成员和党内非统战专职人员凝聚起来,并广泛联系全校各界人士,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样既可以弥补高校专职统战工作人员的不足,又是创新统战工作方式的有效途径。
“新媒体”建设对高校统战工作的信息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算机、网络等成为了信息化时代重要的基础工具,高校统战工作的开展同样离不开“新媒体”。但是,目前高校统战工作与“新媒体”融合的程度略显不足。具体表现为高校统战网站建设有待完善,其内容与宣传形式有待进一步丰富和改进;统战工作平台有待建立和拓展,例如:统战工作邮箱、统战论坛、统战工作公众号等,意见表达渠道的畅通程度有待提高;统战信息资源库的建设比较匮乏,党外人士信息的收集、储存,提案、建议的办理与答复,都可以借助统战信息资源库来更好地完成。
高校统战工作机制有待完善。高校统战工作仅靠过去积累的工作经验和工作方法,还不足以应对新时期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适应新形势的工作机制还没有建立健全的情况下,原有的工作机制越来越难以适应逐渐复杂化的统一战线思想政治工作。例如,在出台、调整重大决定前,高校对党外知识分子意见建议的收集有待加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参政覆盖面有待扩大。因此,统战工作的信息沟通反馈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就显得尤为重要。此外,“高校统战工作的任务之一,就是按照政治上比较成熟、社会影响比较大、综合素质比较高的标准培养党外代表人士。”]高校统战工作中,要促进党外代表人士参与学校事务,并担任学校职能部门领导职务,新一代党外代表人士的培养、选拔、任用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是必不可少的。
三、加强与创新高校统战工作
加强教育培训,拓展实践锻炼,强化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在党外代表人士的教育培训方面,要突出对他们的政治引导,从而加强他们的政治把握能力。教育培训要坚持政治教育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的原则,以增强实效性为目标,同时,培训内容注意培训的系统性与科学性要以政治理论学习,形势政策教育,参政议政能力为主。教育培训的形式可以是邀请优秀党外代表人士开展报告、座谈、交流从政经验与工作经验。从而不断提高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整体水平。此外,高校也要积极为党外代表人士的成长搭建台阶,为他们提供一定的岗位锻炼机会,让他们“挑担子”,提高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高校党委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可以提供一定比例的各级行政岗位让党外代表人士在实践锻炼中得到提高。高校还可以主动与校外单位联系,推荐党外代表人士到省、市、县的事业单位去挂职锻炼。
搭建组织框架,强化队伍建设,构建高校统战志愿者队伍。学校可以通过建立高校统战工作志愿者队伍领导小组的方式来强化高校党委对统战工作的领导。“该领导小组成员应包括主管统战工作的党委领导,统战部部长,统战工作专职干部。下设统战工作志愿者工作队和统一战线志愿者工作队,两支志愿者工作队分别负责一定的统战工作的开展和统一战线的巩固发展。”]这样的高校统战志愿者组织是创新高校统战工作方式的一种新途径。在高校统战志愿者队伍建立的基础上,可根据工作需要将其逐步扩大。采用民主选举的办法选出威望高、业务熟练的党外人士担任志愿者队伍的小组长。工作细化,为各个小组明确任务分工。建立激励机制,逐渐完善其工作机制,从而逐渐加强高校统战志愿者队伍建设。
扩展网络统战平台,整合统战信息资源,建设高校新媒体统战。将“新媒体”与高校统战相结合,从而打造“高校新媒体统战”,即“以新媒体的技术和社会存在为前提,以新媒体塑造的信息社会为背景,以新媒体时代高校统战工作萌生的新现象和高校运用新媒体搭建统战数字信息化平台的新挑战为对象,以作为高校统战对象的党外知识分子中的意见领袖为核心的庞大的新媒体受众群的认知体验与媒介接触为关注旨趣的统战工作媒介研究的新范畴。”[[3]]以作为将高校统战网站、统战信息交流平台相结合建立网络统战平台。整合多种网站资源,将高校统战网站打造成统战的宣传平台;运用多种新媒体手段拓宽统战信息交流平台,鼓励党外人士表达意见提出建议。此外,还应建立高校党外人士信息库、提案信息库、档案库,以此来整合高校统战信息资源。
畅通信息沟通反馈,切实培养选拔任用,完善高校统战工作机制。高校党委历来重视党外人士的政治参与,广泛听取党外人士关于学校发展重大决定的意见和建议,鼓励他们为学校的发展建言献策。在这一过程中,信息渠道的畅通则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高校要完善信息沟通反馈机制,建立基层声音直达党委的信息沟通渠道。在传达、沟通、反馈环节上,保证党外人士高质量的建议能够快捷地传达给学校决策层。此外,还应完善党外人士培养、选拔、任用机制。“由学校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牵头,各个机构职能部门支持配合,建立党外人士队伍建设的工作机制、举荐考察责任制以及培养教育机制等,为他们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高校统战工作是对象人数众多、工作内容分散的工作,它联系的党外人士广泛,任务繁重而艰巨。新时期做好高校统战工作的关键是工作方式的创新,这种工作方式的创新是建立在对高校统战工作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之上的。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尝试新的工作方式,提炼工作真知,才能开创高校统战工作新局面。(熊敬忠 民盟遵义师范学院总支)
(责任编辑: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