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部
主要课程
主要理论模块
电子教学材料
主要课程
首页>>课程建设>>主要课程>>正文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脉络,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三大理论成果为主线,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帮助学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和基本观点,指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和分析问题。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以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使之中国化的过程中,不断做出新的理论贡献,产生新的理论成果为主线,帮助学生弄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实事求是,它同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一致的。本章旨在帮助学生把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涵义、要求和辩证关系。了解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历史发展,把握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明确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导意义。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核心。本章主要要求学生弄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基本纲领、道路、基本经验、理论和实践意义等问题。重点集中在毛泽东总结革命失败教训、成功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发展道路的阐释上。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本章通过阐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及其历史经验、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本确立及其重大意义,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必然性,掌握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方针、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形式和历史经验,使学生懂得我国走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历史的选择,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要让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程,明白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失误和曲折,归根到底就在于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在此基础上,使学生掌握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及其理论和实践意义,把握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这一根本任务。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除了科学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外,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搞清楚中国建立的社会主义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什么阶段。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应该制定什么样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发展战略。使学生明确在21世纪中叶基本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及其相应的战略步骤。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改革开放十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本章旨在使学生弄懂为什么要进行改革,怎样正确认识改革的性质和意义,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理解改革、发展与稳定的辩证关系,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的辩证关系,明确在改革开放中,必须用“三个有利于”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成败的根本判断标准。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经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本章主要分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包括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方针。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过程,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的历史必然性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明确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认识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和内容。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是民主政治、法制政治,要让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等基本内容有比较深入系统的了解和认识。必须分清楚马克思主义和西方理论在国家和法的理论上的根本区别,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本章主要阐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思想道德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等内容。使学生懂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加强文化建设的时代性和针对性的重要意义。

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通过本章的学习,要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关方针政策。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对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懂得我们党关于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立场、战略策略和方针政策,了解党和人民对解决台湾问题的坚定信念和决心,把握建国以来我们党和政府对台方针政策经历的由“解放台湾”到“和平统一”的两个重要历史过程,把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确立过程、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一个稳定的国内环境,也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制定和实施正确的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对于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极为重要。本章通过对国际形势发展变化及其基本特点的分析,使学生认清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掌握中国共产党在外交方面的基本原则、方针和政策,明确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和信心。

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艰巨而又伟大的事业,完成这一事业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必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必须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要使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爱国统一战线、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等方面的指示,有一个比较完整、准确、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第十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发展中大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本章的学习目的在于对党的性质、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有一个比较完整、准确和清晰的认识和了解。使学生懂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

访问精品课程网站>>

版权所有:mg娱乐电子游戏网站马克思主义学院 本站所有内容严禁转载、复制、镜像
E_mail:qs
@xaipe.edu.cn 电话:(029)88409615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