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与健康科学学院历史发展概况
运动与健康科学学院,最早为运动人体科学系,成立于1999年,其历史沿革可以追溯到1960年成立的体育康复保健系。先后有一大批知名专家教授为系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运动解剖学专家石作砺、张月芳教授,运动医学专家王正贤教授,运动心理学专家王天生教授,运动生物化学专家、陕西省高校教学名师雷志平教授,体育测量与评价专家赵秋蓉、黄海教授,运动解剖与生物力学专家周里、王琨教授等。随着社会发展和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办学规模逐渐扩大,从1999年开办1个专业(运动人体科学)到2008年增加到3个专业(运动人体科学、应用心理学、运动康复),人才培养的范围与内涵扩大,为了更好地适应系学科与专业发展,2010年将运动人体科学系更名为健康科学系。2019年7月学校机构调整,将健康科学系更名为运动与健康科学学院。
目前学院下设4个专业,分别是运动人体科学(1999年)、应用心理学(2005年)、运动康复(2008年)和康复治疗学专业(2016年获批,2018年开始招生)。在校学生(2016-2019级)467人(见表1)。
表1运动与健康科学学院在校学生人数统计(2019.9)
年级 |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人) |
应用心理学专业(人) |
|
运动康复专业(人) |
康复治疗学专业(人) |
合计(人) |
2016 |
34 |
38 |
|
44 |
|
116 |
2017 |
36 |
38 |
|
45 |
|
119 |
2018 |
31 |
39 |
|
30 |
28 |
128 |
2019 |
32 |
39 |
|
|
36(1)36(2) |
143 |
合计(人) |
133 |
154 |
|
119 |
100 |
506 |
总计(人) |
|
506 |
|
|
|
|
|
|
|
|
|
|
运动与健康科学学院下设学院办公室、年级办公室和运动解剖与生物力学、运动生理与生物化学、运动医学(康复)、体育统计与测量评价、心理学及体适能6个教研室和教学实验医院。
全院有正式在编的教职员工和管理人员75人。其中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以上的教师(医务人员)54人占72%。拥有博士学位的17人占23%,硕士学位的36人占48%。45岁以下青年教师35人占59%。
教师队伍中,有陕西省教学名师2人;陕西省师德先进1人;陕西省优秀教师2人;陕西省雷锋式职工1人;入选国家体育总局“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百人计划”3人;在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统计分会、运动生物力学分会、运动解剖学分会、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医学教育委员会、陕西省心理学会、陕西省解剖学会、陕西省预防医学会、陕西省医学会发射学会和超声学会、陕西省运动医学学会、西安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等专业学术组织担任理事、主任委员、常务委员和委员职务等多人。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
经过20年的努力,运动与健康科学学院在办学上取得了较快发展,在学科专业建设上取得了较好成绩,其中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获批2019年陕西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一批国家级、省级本科教学工程建设项目(见表1)。
表1运动与健康科学学院省级以上本科教学工程项目一览表
项目名称 |
级别 |
获批时间(年) |
负责人 |
备注 |
运动人体科学特色专业 |
省级 |
2007 |
黄海教授 |
2014年为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负责人:王琨) |
国家级 |
2008 |
黄海教授 |
运动人体科学教学团队 |
省级 |
2008 |
周里教授 |
2016年负责人:任超学 |
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省级 |
2007 |
黄海教授 |
2016年负责人:马艳 |
mg娱乐电子游戏网站运动健康促进型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省级 |
2009 |
王琨教授 |
2016年负责人:刘勇 |
应用心理学特色专业 |
省级 |
2011 |
陈耕春教授 |
|
运动心理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省级 |
2015 |
李靖教授 |
|
运动康复与健康教学团队 |
省级 |
2014 |
苟波教授 |
|
《运动生物力学》精品课程 |
省级 |
2010 |
王琨教授 |
2014年获批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
《运动生理学》精品课程 |
省级 |
2011 |
杨建昌教授 |
2013年获批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
《运动解剖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
省级 |
2013 |
白石教授 |
|
《体育保健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
省级 |
2013 |
张葆欣教授 |
|
根据《mg娱乐电子游戏网站“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紧密结合国家21世纪高等教育方略与我院制定的本科人才培养总目标,结合学院实际,遵循体育和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照“规模、结构、质量、效益”以体育学(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康复)为特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医学(运动医学、康复治疗学)等学科协调发展,适时调整办学规模,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的办学思路;以“突出特色,追求卓越,教科并重,强化技能”的办学理念,注重体医心理结合,全面促进体育运动与身心健康发展。立足西部,面向全国;立足体育,服务行业。为我国体育、卫生和教育等领域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理论基础、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应用人才。
了较快发展,在学科专业建设上取得了较好成绩。拥有一批国家级、省级本科教学工程建设项目(见表1)。
表1健康科学系省级以上本科教学工程项目一览表
项目名称 |
级别 |
获批时间(年) |
负责人 |
备注 |
运动人体科学特色专业 |
省级 |
2007 |
黄海教授 |
2014年为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负责人:王琨) |
国家级 |
2008 |
黄海教授 |
运动人体科学教学团队 |
省级 |
2008 |
周里教授 |
2016年负责人:任超学 |
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省级 |
2007 |
黄海教授 |
2016年负责人:马艳 |
mg娱乐电子游戏网站运动健康促进型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省级 |
2009 |
王琨教授 |
2016年负责人:刘勇 |
应用心理学特色专业 |
省级 |
2011 |
陈耕春教授 |
|
运动心理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省级 |
2015 |
李靖教授 |
|
运动康复与健康教学团队 |
省级 |
2014 |
苟波教授 |
|
《运动生物力学》精品课程 |
省级 |
2010 |
王琨教授 |
2014年获批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
《运动生理学》精品课程 |
省级 |
2011 |
杨建昌教授 |
2013年获批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
《运动解剖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
省级 |
2013 |
白石教授 |
|
《体育保健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
省级 |
2013 |
张葆欣教授 |
|
根据《mg娱乐电子游戏网站“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紧密结合国家21世纪高等教育方略与我院制定的本科人才培养总目标,结合本系实际,遵循体育和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照“规模、结构、质量、效益”以体育学(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康复)为特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医学(运动医学、康复治疗学)等学科协调发展,适时调整办学规模,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的办学思路;以“突出特色,追求卓越,教科并重,强化技能”的办学理念,注重体医心理结合,全面促进体育运动与身心健康发展。立足西部,面向全国;立足体育,服务行业。为我国体育、卫生和教育等领域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理论基础、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应用人才。
运动与健康科学学院
2019年9月21日